职业院校智慧校园数据质量提升和数字场景应用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5年3月21日,由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学会联合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优慕课在线教育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举办的“职业院校智慧校园数据质量提升和数字场景应用研讨会”在湖南长沙隆重举行。会议以“数据驱动教育未来”为主题,吸引了70余家省内外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主管领导、信息化部门负责人及技术骨干等150余名代表参会,共同探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前沿理论与实践路径。会议开幕式由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学会秘书长刘志勇主持。
(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上,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陈静彬、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学会理事长张智勇、湖南省教育厅职成处副处长殷劭、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钧铭分别致辞。
(陈静彬致辞)
陈静彬向各位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她介绍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她期待与专家们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为职业院校智慧校园数据质量提升和数字场景应用作出更大贡献。
(张智勇致辞)
张智勇向远道而来的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学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助力湖南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他希望,各位专家为湖南职业教育信息化把脉开方,共同书写“数字赋能、湘教有为”的新篇章。
(殷劭致辞)
殷劭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希望,各位专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智慧校园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不断提升数据质量,优化数字场景应用,为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王钧铭致辞)
王钧铭指出,职业院校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挑战,也充满机遇。他强调,各职业院校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数据治理;要聚焦应用场景,推动深度融合;要加强协同创新,共建共享成果。要以数据治理为抓手,打破数据孤岛,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构建数据共享机制,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撑。
会上,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等专家代表围绕”数据驱动教育未来”主题做了精彩的政策解读、经验分享及主题报告。
(韩锡斌做特邀报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韩锡斌在《面向教育强国纵深推进职业教育智能化》报告中指出,当前职业教育正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数据要素的深度应用将成为破解教学资源分散、产教融合不足等问题的核心抓手。他强调,教育智能化转型需回归育人本质,既要注重学生数字素养与工匠精神的双重锻造,也要避免陷入“技术至上”误区,应立足中国国情探索特色发展模式。
(任怀德做特邀报告)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公共平台处研发部负责人任怀德作了题为《创新数据要素,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报告。他提出,要以数据要素为核心引擎,推动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治理效能和产教融合等领域的系统性变革,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新思路。
(周潜做特邀报告)
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周潜分享了《职业院校智慧校园规范》编制的进展与思考。他指出,规范编制工作重点围绕“科学性、引领性、可行性”三大维度构建标准体系,旨在破解当前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标准缺失、系统孤岛、数据利用率低等痛点。
(专家做经验分享)
在实践分享环节,优慕课在线教育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产研中心总监彭钰炜,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处处长雷军环,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崔风华,优慕课在线教育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品牌发展与推广中心总监顾江分别作了题为《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与数据质量和应用场景提升实践探索》《职业院校数字基座对接数据质量与应用场景提升实践》《持续提升数据治理成效,全面赋能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修服务实践》的报告,为职业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数字化转型方法。
(与会嘉宾参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场景)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大楼、智慧校园体验中心等数字化场景应用。该校通过“双高计划”建设,在智慧健康养老、现代殡葬技术等特色专业领域形成的数字化成果,成为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典范。
本次研讨会通过政策解读、学术交流与实践展示,为院校、企业、专家搭建了协同合作平台,促进技术共享与经验互通,加速教育信息化生态构建,为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与会者一致认为,提升数据质量、优化数字场景应用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各院校将依托多方合作平台,深化数据驱动下的教育创新,共同书写职业教育现代化新篇章。